作品集到底是什么?我們每年都在不斷重復的解答著這個問題,即使我們每次說出的書面定義都是大同小異,但事實上,作品集對于每位學生來說,又都是具有高度獨特性的。那么,作品集到底是什么?我一直認為,對于藝術留學生來說,獲取藝術院校以及專業(yè)申請最直接,且最精準的途徑/媒介,就是院校自己。今天,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來自UAL倫敦藝術大學作品集官方建議。
UAL倫敦藝術大學作品集官方建議:
UAL倫敦藝術大學通過文字和視頻結合的形式,給出了以下9個關鍵詞:
Experimentation
Cultural Diversity
Relevant work
First page&Strong Ending
Clear Imagery&Edit Work
Show Passion&Creativity
在開始解讀這9個關鍵詞之前,UAL倫敦藝術大學還向我們展示了它對于作品集/Portfolio的定義:
首先,給出了如上這樣非常“獨家”的UAL倫敦藝術大學作品集官方定義,而我也為大家從中畫出了幾個關鍵點:
-“a window into your own unique world through which we can see your skills,personality and potential.”作品集對于院校來說,并不是單純的一套作品即可了,更多的是一個可以讓院??吹侥悛毺匦再|的“窗口”,通過這個窗口,學??梢钥吹侥愕膫€人能力、特點,以及潛質。
而想要展示出這些能力,ual也給出了建議,通過作品集來展示你對不同材料的使用、對主題的理解,以及使用不同技術來創(chuàng)作的能力。
-“A portfolio should be professional,yet human–we want to see you amongst the pages.”一套作品集應該是具有專業(yè)性的、并且人性化的——學校希望通過作品集能夠看到你。
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說,海外藝術院校相較于國內藝術院校會更加強調學生的創(chuàng)意思維和發(fā)散能力,很多學生看到這樣的話,常常會將“創(chuàng)意”作為作品集最主要的重要。
但其實,對于藝術院校來說,作品集的創(chuàng)意性固然重要,但與此同時,作品集也需要強調專業(yè)度的展現,學生們也需要通過作品集,展示出自己在專業(yè)層面的高度。
其次,“see you amongst the pages”,無論是對藝術院校,還是對藝術留學生,我們在提交作品集和申請材料前,與院校的招生審核人員,都基本是完全“隔離”的狀態(tài)。想要讓學??吹阶约海敲醋髌芳褪侵攸c,需要通過作品集讓學校記住你是誰。
基于這樣的定義,UAL倫敦藝術大學給出了問答的關鍵詞:
Experimentation
我平時在和學生咨詢的過程中就了解到,其實很多同學在一開始都有DIY作品集意向的,但是為什么最終還是選擇了向機構尋求幫助呢?很多同學都反饋出一個原因:不知道該如何確定自己的創(chuàng)作主題,不知道如何去進行有效的思維發(fā)散,很多時候想到的靈感都是碎片化的,很難深入的去推敲,甚至也很難真實的落地。
其實對于作品集來說,任何靈感或者創(chuàng)作主題都不是憑空來的,無論申請任何專業(yè),你的作品項目都應該是與你本身相關聯的,它們與你是存在一定關系的。
比如在自然光線這位Yu同學的作品集中,第一個項目就與自己的母親相關。Yu同學的媽媽曾經是醫(yī)生,她們常常為了Yu同學的一些疾病發(fā)生爭執(zhí),長時間的交流與生活中,Yu同學對于母女關系的認識開始有了一些獨特的想法,在她看來母女關系類似于人和日常物品的關系,共存但又在日常中互相“磨損”。
這個項目的創(chuàng)作涉及到裝置、書籍設計、影響、平面設計等多個領域,通過多個故事書籍的形式展現,每本書的標題都基于文字,出現在每個小作品中的。
這種高度融合了自身經歷的作品集,往往會注入學生對于一個事件的獨特看法,因為不同的環(huán)境和經歷造就了當下的我們,也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互相之間具有差異性,從而使得我們的表達和理解方式變得尤其特別。
Cultural Diversity
多元的文化因素,這一點其實是近幾年藝術院校都普遍在關注、并且異常強調的理念。很多學生在準備作品集階段會有一個非常錯誤的認知——我要去迎合藝術院校的風格,或者去迎合海外/西方的文化調性。但其實對于藝術院校來說,充滿文化特色的作品集,其實更加fascinating。
去年我曾發(fā)布過一篇文章,內容為2018年RISD、UAL等藝術院校的專業(yè)變動,在這篇文章中,我就提到了RISD的2個新開專業(yè),其實就都是圍繞著文化性展開的。
我們的世界在日益多元化的發(fā)展著,其實專業(yè)也在不斷交融,我們都知道越來越多的藝術院校不斷的提倡跨學科理念,并將其充分的融入在教學中。而多元文化性為背景的作品,往往也具有著高度的多元化和文化研究性。
比如在自然光線拿到了RCA皇家藝術學院和LCC倫敦傳媒學院offer的Ziyi同學作品集中,她就通過平面視覺作品,探討了歐洲大量難民涌入的問題。Ziyi同學走訪了歐洲街頭,去做訪談,去做調研,了解人們對難民的態(tài)度,從而將難民這種邊緣化群體深入至我們日常所見的其他邊緣類人群。從難民的角度出發(fā),提取視覺元素符號,最終將關注范圍擴大至整個邊緣化人群,從而讓更多人關注到這些特殊群體。
Relevant work
你的作品集項目一定是要有意義的,有值得人們去思考的價值的,而不是為了展示能力而堆砌出來的作品合集,這樣的作品對于藝術院校來說,是沒有任何意義的,除了能看到你高超的技術能力外,學校是無法看到你的創(chuàng)意思維和意識邏輯的。
因此,首先最基本的作品集要求,就是有意義的,其次,這種“意義”不只是在作品集的主題方向上,你在作品集創(chuàng)作中經歷的每一步也應該是有意義的。
我在2018年曾接待過一位學生,在作品集評估階段,她向老師展示了一套在校期間的作品,這套作品中包含了很多的sketch和邏輯發(fā)散的示圖,看起來內容非常豐富,但是當老師問到她“這一步為什么會想到這樣做”時,她是這樣回答:“其實沒什么意思,就是這個作品結束后,老師說不能只提交最終的作品,還需要包含20張過程圖,所以我就湊了20張作品進去?!?/p>
這樣的情況我想很多學習藝術設計專業(yè)的同學可能都曾聽說或者自己就曾遇到過,先把結果做出來,再去根據結果后退推導出過程。
這樣做出來的作品集看似內容豐富,但實際上,正如我們老師所問的,每一步的意義是什么呢?我們去探索研究一個項目或者課題,其最終目的大都是表達自己的觀點,或者試圖去解決某個問題。這樣倒推著去進行創(chuàng)意表達,過程絕對是行不通的。
作品集里的每一頁,都是應該充分利用起來的,因為對于你來說,每一頁的內容,都是向學校展示自己某方面能力的一次機會。它不只是一頁作品,更是一次機會。如果說學校要求你提交12頁作品集,那么就意味著:你有12次機會,向學校從12個方向展示你的能力和想法。
其次,即使是一些概念性的、實驗性的、或創(chuàng)意性的主題,也應該有一定的意義,比如很多同學都會以“時間”作為創(chuàng)作概念或靈感來源,但是時間之于我們來說,是一個很難將其實體化的,并且非常抽象的概念,想要將這樣的抽象主題以具象且有意義的形式展示出來,就需要那你擁有將抽象化為具象的能力。
比如依舊是Ziyi同學的作品集,其中一個項目就是以時間為創(chuàng)作主題展開的,在這個項目里,她結合物理學中時間晶體的概念,去研究了時間的延展性,并通過一系列的視覺化展現來進行表達。
在這個項目中,Ziyi同學也做了充分的背調和思考,而最終的成品也以視覺元素提取的形式,落實與折紙海報、和字體設計。
First page&Strong Ending
對于大部分藝術留學生來說,創(chuàng)作作品集都是有一個周期性的,一般來說這個準備周期都在6-12個月,長時間段的作品創(chuàng)作,學生的作品集在不斷完成,但與此同時,學生在學習和創(chuàng)作的過程中,自身的能力其實也是在不斷升級的。
以自然光線學員為例來說,大部分同學在準備第一個作品集項目時,由于剛接觸到海外藝術教學模式,和海外藝術創(chuàng)作思考模式,其實都是需要一定的過渡期來適應的,這時候大家的作品其實都并不是很成熟的作品。
一方面學生需要去適應,另方面,尤其以零基礎和轉專業(yè)的學生為突出,學生的第一個項目都會比較“平淡”、且“單一”,學生的創(chuàng)意性思維還沒有完全打開,很難做到非常完整且充分的作品集內容。
比如在下面這個學生案例中,Qiuhui同學是從珠寶設計轉專業(yè)申請平面設計的學員,在作品集第一個項目中,她就主要結合自己原專業(yè)的優(yōu)勢——對材料的高度了解和強大的動手制作能力,將自己的設計元素進行了真實的視覺化展現,將平面表達,變?yōu)榱苏鎸嵖捎|摸的立體實物。
因此,按照創(chuàng)作時間順序來說,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,越早做的作品集,其實整體的綜合能力是越弱的,如果最終排版時是按照創(chuàng)作完成的順序來排版的話,很可能招生老師見到第一個作品就會直接放棄了。
“我們假設這樣一個場景,當我們翻開一本書,你會最希望看到怎樣的內容呢?”是普通平常的文字,還是充滿視覺性和高度吸引人的內容?我們的作品集其實也是一本“書”,對于任何一本書來說,它的第一頁都是非常重要,但也正是這“第一頁”,卻也是很多學生會忽略的關鍵。
因此作品集排版,也是需要注重平衡和有側重的。在UAL官方給出的解讀中,就是這樣表示的,在作品集最終整理,也就是排版時,應該盡可能的保持整體作品集的平衡性,每個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專業(yè)度展示,其次,比較建議大家將最佳的兩個作品分別放在開頭和結尾,而中間的作品項目保持平衡,才不至于給招生官審核人員帶來過大的落差體驗。
Clear Imagery&Edit Work
作品集最可惜的一點是什么?是沒有達到最終想要的效果?還是過程中花費了很多的時間?又或者走了很多彎路才找到解決方法?都不是。最可惜的,恐怕要算前期一切都非常完美,但是最終的作品展現,卻模糊不清,或者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。
尤其對于最后需要展示拍攝影像的作品,這一點尤其重要,拍攝清晰的、能展示出最終成品的作品,并不代表與此同時你也必須成為一個優(yōu)秀的攝影師,或者你必須擁有一套多么高端的器材,甚至在動態(tài)影像作品中,也不代表你需要將所有的過程進行流水記錄。
而是說,你需要有所取舍的、盡可能的多角度去展示作品,是用圖片的形式展現比較好?還是結合影像視頻來表達會比較好?同時,你又希望以這些媒介,來為觀者帶來一種怎樣的視角或者體驗?這些都需要結合你的作品,去充分思考后來決定。
其次,還有一點是我想提醒各位同學的,就是一定要為你的作品選擇一個最佳的展示媒介和途徑,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第一個學生案例中,對于Yu同學來說,如果整個作品僅停留在書籍設計的部分,那這個項目其實就僅僅是一個書籍作品了,但是Yu同學結合空間策展的概念,將書籍結合有紅外感應的燈箱、視頻、手工紙加絲網印刷的形式,去多維度的進行了表達,從而表現出在不同的“對話語境”下,她的個人情緒,以及對母女關系的理解。
Show Passion&Creativity
漂亮的作品固然能給人帶來的印象,但是充滿特點和創(chuàng)意的表達,才會更加抓住招生審核人員的心。對于藝術設計專業(yè)的學生來說,想要盡可能的將自己所想的東西充分表達,固然需要基礎的沉淀和積累,但是作品集并不是單純展示結果或者技能的合集。
申請藝術院校,你需要讓學生更多的看到你對于專業(yè)高度的激情和熱情,而這些內容并不是通過最終的成品就能完全展現出來的。這時候就需要借助更多的“思考過程”的展現,來傳遞給招生審核人員。
不要覺得在作品集里放草稿和思路延展的內容是浪費作品集頁數,也不要覺得放這些內容是沒有必要的,或者會影響作品集的美觀程度。
只有當你把這些“過程”以直觀的視覺內容呈現給學校時,學校才會知道,你為了申請學校付出了哪些努力,以及你在準備的過程中,為此做了哪些方面的準備和能力積累,正因為這樣,學校才能了解到你的“passion”和“creativity”所在。
在下面這個案例中,自然光線學員Wu同學就將“書籍”作為自己情感的寄托裝置,進行了藝術化的呈現。Wu同學小時候有過一段落水的經歷,這段經歷也成為了日后她內心抹不去的陰影,那種無限逼近死亡的虛弱感和無助感讓她患上了深??謶职Y。
因此,她在作品集里,就將這段經歷“寫”成了一本書,以書籍結合裝置藝術的形式,表現了出來。首先她對深??謶职Y人群進行了深度調研和分析,深??謶职Y人群往往會對尖銳的事物產生懼怕的感受;并且這些患者對于不斷重復或循環(huán)性的事物也會產生恐懼心理;最后,最主要的恐懼干來源,便是密閉的空間窒息感。
Wu同學針對這3中最主要的患者癥狀進行了具象化的表達,分別用長釘、模擬道具眼球,以及劃分柵格并帶有擴張感的頁面設計,來分別承載這3中癥狀。
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,Wu同學進行了非常多次的嘗試和實驗,不斷的思考材料的適用性以及帶給人們的感官感受,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很繁瑣的,需要不斷的去思考和調研,并進行模擬試驗。但是最終也正如作品呈現出的效果,Wu同學也找到了最適合這個項目的表達材料。
以上這幾點總結一下,其實就是下面這6個維度了:
Personality is paramount/個性化至關重要
在提交作品集時,首先要明確,我們是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專業(yè)提出申請的,因此對于學校來說,相較于個人在藝術領域的基礎技能能力,它們其實更愿意看到學生對于專業(yè)的理解,以及對于申請意向專業(yè)所抱持的熱情和態(tài)度。通過作品集傳遞出的態(tài)度,來看到學生的潛能和資質。
學生想要盡可能的展示自己的獨特性,就需要有一定的創(chuàng)意思維意識,能夠展示具有自己獨特“標簽化”、“個人化”的想法和觀點。
Consider your audience/考慮你面對的受眾
作品集排版順序同樣也很關鍵,但同時它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節(jié)點。UAL并不建議學生老老實實的按照作品集創(chuàng)作的時間順序來排列作品集,畢竟時間約久遠的作品其實也會暴露學生更多的問題。
UAL建議學生對作品集進行一些規(guī)劃,來引導招生審核人員從一個獨特的視角開始作品集審核。比如當我們將作品集設想為一本書或者一首歌曲,一個好的開端或者前奏+有趣味、有節(jié)奏的中間段+強有力的結尾,其實就足夠帶給受眾強烈的感受和體驗了。
其次,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專業(yè),比如數字媒體、影像、裝置藝術等專業(yè),學生尤其要考慮面對作品的受眾,考慮一下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在給予對方充足的思考空間的同時,也能通過作品與對方對話交流,傳遞出自己的想法。
Balance process and perfection/平衡創(chuàng)作過程和完美的結果展示
不要忽視那些看起來并不完美的圖紙或者未完成的過程計劃,因為那些也是作品項目的一部分,一個完整的作品其實就是英國包含了整個創(chuàng)作過程的,因為正是這些過程,才帶來最終的成品。
同時,對于學校來說,這些過程也是老師們理解你思考意識的途方式。但是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,如果你的作品需要遞交樣品,請一定保證它們被放置固定在相同尺寸的、干凈的卡紙上。它們是你的作品,你需要讓人們對它留下好的印象。
Be decisive/要果斷
盡管對于藝術院校來說,學生可以盡可能的展示多方面的能力,并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,是很吸引人的,但相較于一味地堆砌,學校也更愿意看到有取舍、有主次關系的作品集。
學校需要看到你對一件作品的“取舍”能力,比如在過程展示的部分,你要有選擇性的展示出重要的環(huán)節(jié)和思考節(jié)點。你不需要提交所有的創(chuàng)作過程,打個比方來說,我們在學習英語時,一開始都是從字母和音標開始的,但是當我們度過了漫長的學習過程,學會了英文寫作,我們每次在創(chuàng)作前,是不需要告訴別人我們學過字母、學過音標、學過造句,這些環(huán)節(jié)的,因為當你的重要節(jié)點(文章)展現出來時,大家其實是能推判出你曾經為此做出的努力的。
在作品集排版時,盡可能展示出關鍵的節(jié)點,因為作品集里的每一頁都是一次機會,不要浪費任何一次機會。其次,如果你的作品是一個影像類的作品,也可以從動態(tài)影像中截取部分關鍵的影像,來初步展示作品。
Show us what you love/展示你的愛好
準備作品集階段,一開始一定不要直接就假設藝術院校想要看到什么,或者假設學校喜歡什么樣的風格以及形式,而是要更多的去思考,“我希望讓學??吹绞裁??”。因為對于學校來說,你的這些想法和愛好,正是你獨立區(qū)別于他人的關鍵,也是你獨到觀點的直接呈現。
Think about format/想想展現形式
選擇最適合你作品的展示形式,想想這種方式是否能高度體現出你的創(chuàng)意;是否具有實用性意義(比如當需要郵寄真實作品時,展示形式是否會阻礙長圖運輸?)根據作品情況和學校要求的提交方式,去綜合考慮作品的展示形式。
其次,要考慮清楚作品集每一頁內容存在的意義和價值,它們?yōu)槭裁匆故境鰜?,是為了表達什么?或者是為了展示你在哪一方面的能力?思考清楚每一頁的定位和存在意義,之后再進行排版和規(guī)劃。
你的作品集需要能清晰明了的表達你的觀點和創(chuàng)作過程,并且不拖沓、不繁瑣,如果里面有的內容你不確定它們存在的意義,那么就把它們從作品集中刪除。
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為大家?guī)淼年P于UAL倫敦藝術大學作品集官方建議內容了,大部分內容都做了簡單的解讀,并結合自然光線拿到UAL offer的學員案例進行說明。想要了解更多關于院校和專業(yè)的相關詳細介紹,歡迎來找自然光線免費咨詢。
自然光線為你分享更多話題:
留學作品集排版-最好的創(chuàng)意作品要放在藝術留學作品集第幾頁排版?
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(chuàng)文章,未經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(yè)轉載,如有發(fā)現必追究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