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CL倫敦大學學院作為景觀建筑領域和AA并駕齊驅的專業(yè)院校之一,一直是很多學員的Dream School,在自然光線很多同學也將UCL定為了自己的目標,今天,和我們分享作品集案例的羅同學就是一位成功拿到了UCL offer的學員,在2019年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申請中,作品集一舉拿下6所英國院校offer,分別是倫敦大學學院、曼徹斯特城市大學、卡迪夫大學、巴斯大學、諾丁漢大學、利物浦大學。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羅同學的申請經(jīng)歷以及作品集創(chuàng)作過程吧!或許能為你的申請帶來更多有意義的收獲!
羅同學本科是在廣西大學讀的建筑學專業(yè),剛來的時候,我對她的印象就是比較好溝通,并且由于她本身不考慮轉專業(yè),所以總得來說,本科期間積累下來的專業(yè)基礎還是非常不錯的,對建筑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作品集
但是我也在和她的交流中發(fā)現(xiàn)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建筑設計專業(yè)留學問題:
設計思路和邏輯較混亂
她雖然有一些想法,但是和我講解的時候,還是會混亂。無論是設計思路,還是整體的創(chuàng)作邏輯,都是不夠清晰,比較亂且跳躍。
概念復雜,但沒有明確的項目主線
其次一點就是,我們在進行作品評估的時候,她給我看到的作品很多表達的概念也錯綜復雜,每個項目都給人做了很多,涉及維度也很廣,但是仍讓不知道項目主線是什么的感覺。
主題簡單,缺少創(chuàng)意
前期羅同學給我展示的作品多是她在本科期間的學校項目,這些項目或是有嚴重的學科技能傾向;或是有明顯的練習痕跡,缺少獨立自主思考的展示,因此整體來說,每個主題都比較“淺顯”,沒有明確的調研和創(chuàng)意過程。
基于前期和羅同學交流,以及作品集評估的結果,我們又多次和她溝通,了解了她感興趣的方向;以往的創(chuàng)作習慣;以及目標院校等。很快的,我們就明確了針對羅同學的課程設計。
根據(jù)羅同學當前的情況,我們的課程特別需要解決以下三個非常關鍵的問題:
1.所有設計邏輯必須清晰化
2.所有項目設計概念嘗試打破常規(guī),不做一般的無聊的設計命題
3.嘗試將所有設計主題統(tǒng)一到一個大的主題下,使各項目都能有自己的統(tǒng)一邏輯和風格
羅同學英國建筑專業(yè)作品集
在確定下了課程方向后,我們便正式開始了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申請作品集課程。羅同學的作品集一共包含了4個項目,每個項目都各有特色和意義。而我們也結合著項目與課程的進度,來解決前面梳理出的3大難題。
對于第一點“所有設計邏輯必須清晰化”,我對羅同學提出的要求是:堅決拒絕以前在學校做建筑時的一些不好的習慣。
一般國內(nèi)建筑學生在做項目設計的時候,都特別習慣先把模型、技術圖紙做完以后,再反推前期分析圖。其實不只是建筑專業(yè),很多其他設計相關專業(yè)的學生也會有這樣的“不良習慣”,這樣的方法我必須很嚴肅的告訴大家,是絕對不可以的。
為什么?首先,當我們在不了解一個場地、項目背景、當?shù)丨h(huán)境空間,且沒有做初期調研的情況下,就憑借自己的“經(jīng)驗”和感受去直接預判項目的結果,是非常危險的。
項目從初期勘察場地開始,直到后期結束,其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,由主題與邏輯嚴謹?shù)摹巴茖А背鰜淼?。建筑是一門既需要設計師創(chuàng)意,同時也需要嚴謹邏輯的學科,當項目的步驟和進行邏輯被打亂時,不僅很難立住腳成立,同時也會出現(xiàn)羅同學這樣,自己的邏輯思考也被打亂的情況。
而在建筑專業(yè)作品集制作中,我們要求羅同學一定用正常的設計邏輯“背景、故事、概念、模型、體塊”來進行設計。只有這樣的設計邏輯才能使自己的概念清晰,才能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。
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作品集
對于第二點,羅同學花了很多時間與老師完成這方面的進階。因為對于建筑設計來說,作圖能力的提高相對來說只需要勤加苦練就可以達到,但是設計思維的升級卻相對比較難。
因此在設計概念的重新規(guī)劃上,羅同學花了不少時間,不過這段時間里,讓我非常開心的是,羅同學本身擁有較強的自主推動意識,她也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,因此這一階段的訓練也進行的非常順暢。
其次,在這一階段還有一個難題就是,最后還需要考慮如何將這些有意思的概念轉換為有趣的圖像語言。這其實就是創(chuàng)意思維的再度升級了,需要進行更深層次的嘗試和思考。
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作品集
對于第三點,平時除了專業(yè)內(nèi)容,我也會和羅同學聊聊她的想法,她感興趣的事物,以及她未來想主要研究的方向。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發(fā)現(xiàn),她在建筑設計中,最感興趣的是關于“傳統(tǒng)建筑與現(xiàn)代建建筑之間就體量、功能、材料等之間的矛盾,并從這種‘舊’與‘新’之間找到某種平衡”。
這是一個看起來有點復雜的想法,并且對羅同學來說,其實是有較大難度的,但是既然是羅同學感興趣并且想要嘗試的方向,那我也非常鼓勵她去一步一步,攻克難關,逐漸解決問題,從而梳理自己的思路,完成自己的想法。
最終,我們也將這一主題很好的貫穿了羅同學所有的設計項目和環(huán)節(jié),盡管每個項目的側重點都各有不同,但是每個項目里,我們都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探討、交流和嘗試,所以最終的結果也令我們都非常開心滿意。
UCL在英國建筑學本科排名,及研究生生排名都是第一的大學,最后,我們再來一起看看羅同學倫敦大學學院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申請作品集的4個項目吧!
第一個項目<The Museum of Nationalities>是一棟位于廣西南寧的文化博物館建筑項目。這個博物館是對外開放的大型建筑項目,地處山地地區(qū)。
在這個項目里,羅同學考慮到去結合當?shù)氐牡匦魏蜕絼?,以及文化背景,來進行設計,并最終確定了將這個項目以傳統(tǒng)建筑角樓的形式來完成。
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作品集
在前期調研階段,羅同學進行了場地考察,對當?shù)氐奈幕腿藗兩盍晳T等都進行了考察,最終根據(jù)調研結果,確定了建筑的整體構造以及搭建方式。
在材料上,使用了肩檐和木結構,來實現(xiàn)現(xiàn)代博物館的功能性、空間性和實驗性。而這個項目在最終落成后,也將同時承付“完整空間體驗”及“融合文化背景”的雙重意味。
第二個項目<The Jenga Building>,主題來源于一條新聞,在一個公司里,經(jīng)理指責一名員工在廁所里打電話,并且有視頻為證。這名員工則表示,在辦公室工作幾小時后,每個人都需要休息一下,但公司的公共空間很少,所以他只能在衛(wèi)生間里打電話,但是沒有想到公司卻會用監(jiān)拍的方式來管理人員。
基于這條新聞,這個項目便開始了,項目重點是針對辦公室辦公人員在工作時所需的公共空間。這個項目總得來說其實是偏向于建筑空間方向的,因此是一個小范圍下的跨學科項目。
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作品集
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公共空間與建筑內(nèi)空間相互交錯,就需要特別考慮到公室工作人員在他們工作時所發(fā)生的活動。需要去研究辦公室內(nèi)人們的工作習慣、行為習慣、作息時間、以及他們與整個建筑空間之間的關系。
尤其在這個新聞中,我們會看到,之所以發(fā)生這種“沖突”,其實就是人們在工作中,周圍建筑空間的不合理設置,所以才導致了事件發(fā)生。因此在這個項目里,羅同學還特別關注了建筑空間的使用對公眾的影響,以及公眾對于公共空間的使用解讀。
第三個項目<Add It Up>,同樣是在廣西南寧的項目,建正路南1號是一個自建的社區(qū),由于是“老城”,所以這里的大部分樓房都只有5層或少于5層。隨著社會的發(fā)展,這里的大多數(shù)業(yè)主都選擇擴建自己的建筑住宅區(qū),并且這些“擴建”還帶著高度的“歷史”,不同時期在這里居住的人們,都或多或少的進行了自主擴建。
這些“擴建”雖然對業(yè)主本家?guī)砹吮憷?,但是對其他生活在這一區(qū)域的居民卻帶來了不太便利的生活影響。不僅是生活,在建筑住房安全上,也存在著較大大的安全隱患。
如果建筑房屋的擁有者在沒有任何限制的情況下,就根據(jù)自己的需求對建筑物進行擴建,那么未來這里的居住環(huán)境,以及人們的生活不便利,可想而知。
因此,這個項目的目的,就是通過將部分自建建筑改造成為公共空間,從而限制建筑物的擴建,但與此同時,也能滿足該社區(qū)所有居民的生活要求。羅同學在這個項目里將建筑空間拆解為了“幾何體塊”,通過不同體塊的空間功能設計和疊加,充分利用并改造了現(xiàn)有的建筑空間環(huán)境。
最后一個項目<The Wooden Box>,是關于羅同學學校的空間設計。學院的院子對每一個學生來說,都是一個重要的公共場所。在羅同學的學校,學院的公共空間設有三個羽毛球場,和附近的一個環(huán)形走廊。
庭院空間對于羽毛球運動員來說,是非常開闊的,并且能讓大部分同學都可以靈活的使用和運動。但是走廊周圍的觀眾空間卻很小,當觀眾觀看比賽時,走廊周邊設置的座位會位于陰涼處,但是卻離羽毛球場較遠,因此對于走廊空間,就需要進行建筑改造了。
在這個建筑裝置設計中,羅同學決定用簡單的木結構和木板來完成搭建和創(chuàng)造。不僅易于搭建,同時也能便于觀眾可以盡快享受到更多的座位。因此羅同學就用不同尺寸的木板作為邊桌和座椅,進行了相關搭建。
在空間的功能設計部分,羅同學考慮到,這個空間應該不僅能讓人休息和觀賞羽毛球比賽,同時也應該具備其他用途,因此在設計中也考慮到了同時賦予這個空間裝置“學院聚會中心”的功能,從而打破庭院的“靜止”,讓空間也可以因為人的活動而“動”起來。
關于羅同學UCL建筑專業(yè)留學申請,作品集一舉拿下6所英國院校offer,想要了解更多建筑專業(yè)留學作品集分享,快來找自然光線吧!
自然光線為你分享更多話題:
[景觀設計專業(yè)留學作品集]她是獲得AA建筑聯(lián)盟、UCL倫敦大學學院offer
本文均屬自然光線國際藝術教育團隊原創(chuàng)文章,未經(jīng)允許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業(yè)轉載,如有發(fā)現(xiàn)必追究法律責任。